新技术的到来必然引发新商业模式的出现,Linux也正用自身引发的新商机来吸引全球商业软件业界的注意
2005年8月,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攻读气象学博士的张燕回国参加一个气象会议。在专业的研讨之外,张也顺便交流了IT应用的情况。
气象学需要建立和推演复杂的模型,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拥有高效安全的计算力。张所在的研究单位长期使用“昂贵”的UNIX工作站。“昂贵”是相对于替换UNIX工作站的“PC服务器+Linux”而言,并且这种迁移没有牺牲性能。
闲谈中张抱怨了小布什政府正在大力削减科研经费,她研究的领域也受到波及,因此必须减低设备的采购成本。
这不仅仅是省钱的问题。张燕是一个标准的科学工作者,会编程,会操作大型专业软件,但在专业的IT人员眼里,她还是一个不懂技术的“应用”人员,所以她对Linux并不像开源社区的狂热分子那样充满激情,而认为它是一种解决现实问题的方便工具。
张的案例在大洋彼岸已是一种普遍情况。当Linux的“叛逆”气质渐渐消退,才真正开始改变世界。
国内业界也紧紧跟上了国际潮流,Linux的应用涌现出相当数量和深度的具体案例,而不仅仅像几年 前只是渲染反垄断的“气氛”。
一个典型事实是,全球Linux头号厂商——红帽公司的产品早已为中国不少技术爱好者和用户所接触(该公司在2004年才设立中国公司)。在早期,国内大多数的Linux应用还集中在外围服务器,或者仅限于爱好者的个人探索。而现在,南方基金等大型金融机构也开始将红帽Linux系统应用于核心业务。
金融业应用IT的历史久也深入,对IT系统的选择也非常谨慎。Linux进入金融核心业务,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国内用户对开源软件的认可日渐成熟。
红帽这家全球的Linux公司正式进入中国是在2004年11月。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红帽方面称“中国用户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开源软件,甚至以其为中心开展业务,Linux的应用在中国日渐成熟,而且显示出蓬勃的生机。红帽中国公司的成立恰逢时机。”而且红帽大中华区成立之初,总部就设在北京,而不像其他公司经历从香港、台湾到内地的过渡,这也从一个从侧面表现出对大陆市场的高度重视和蓄势待发的态势。
实际上无论中外,Linux兴起的时机都是一个多方“合力”推动的结果。简单的理由就是预算。客户在IT上一掷千金的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对于Linux真实的TCO(总体拥有成本),各方赞助的研究报告各执一词,但业界公认开源模式天然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和安全性,目前其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需要时间来发展更丰富的应用。以红帽为例,该公司已得到超过1800家软硬件厂商的支持,而且这个数字正在逐年增加。
这些支持者中,不乏IBM和甲骨文等业界大佬,他们对Linux青睐有加,有制衡竞争对手的现实考虑,从长远看,整个IT业正从以技术为中心向应用为中心转变,由于所有的应用都运行在操作系统上,应用供应商们自然希望获得一个可控制的基础,“透明”的开源模式正是这样的选择。
潜在和现实的选择还有相当的距离。Linux初完全是由爱好者以非商业的方式编写和传播,其结果是涌现出众多创新的版本,这正是其优势所在。美国IT杂志Ziff Davis Internet的编辑Steven J·Vaughan-Nichols评价指出:优胜劣汰,好的代码得以生存,不好的代码渐渐消逝。但随之而来在兼容性、稳定性上存在一些问题,客户也需要长期可靠的服务支持。这些都是更加降低TCO的保证。
Linux供应商的商业模式不同于卖盒子(盒装软件)。开源模式原则上禁止直接以出售系统获利,所以像类似于红帽一类的Linux开发商的收益主要来自服务——具体体现在订阅模式——这其中也包含了支持应用。实际上,不论是否开源,“软件是服务”代表了整个软件业的趋势。这正如红帽中国公司总经理陈实所言:Linux的各个细分市场都可以创造价值,桌面、服务器、高性能、电信级、嵌入式和服务支持等已经是比较传统的价值链了,今后应用软件的支持体系也可以是一条新价值链。
对应这样的判断,国内外的Linux供应商在国内的拓展将更多精力投入3、5年后的愿景,特别是Linux生态系统的培育方面,有的开通了中国的Fedora镜像站点,有的选择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院和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开展相关的合作,并有跨国公司强强联手共同发起了“ISV联合赋能计划”。
在中国市场,对Linux具有相似的利益考量。受制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企业的信息化投入还相当有限,因此对价格更为敏感。中国整体的信息化阶段还是更多地以硬件投入为主,但部分应用的行业和用户,例如国有四大银行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都开始尝试将部分应用向Linux平台迁移。此外,除了在Linux拥有传统优势的服务器市场,随着中国3C产业迅猛的发展,在嵌入式系统市场也具备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而中国政府推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和应用供应商们相似,希望将信息化建立在一个可控的基础上。开源模式对于民族软件产业而言,也是一个扭转后发劣势的机会。中国政府更倾向于“国际技术本土应用”的模式,让本土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产业前沿。
在“合力”推动下,Linux取得了迅猛的成长。根据IDC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Linux产品销售额在2003和2004年间增长了20%,从780万美元增长到930万美元,并且有望以平均每年24%速度持续增长,并将在2009年有望达到2700万美元。
虽然中国市场有如此广阔的潜力,但在Linux厂商看来仍然任重道远。这正如红帽公司亚太区副总裁Steve McWirter评价:中国目前的市场状态和3到5年前的美国很像,人员、服务等方面还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关键的是独立软件供应商(ISV)可以开发相关的应用来保证Linux的发展基础足够强壮。
Linux,“国际技术本土运用”引发新商机
更新时间: 2005-12-03 00:00:00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