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影碟机市场烽烟弥漫 13载轮回动荡难平

更新时间: 2005-12-16 09:19:15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3006

  HVD、HDV与EVD这些影碟机的格式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还仍是一头雾水,但长久以来,企业却因为这些格式争得焦头烂额,甚至还划分了阵营。历史有时总惊人地相似,或者说总是螺旋式上升,从1992年世界台家用VCD机在我国诞生,至今的13年中已经进行了两次标准大战,而正在进行的第二次标准之争似乎比前一次来得更加猛烈。

  炒的都是标准

  2005年2月23日,信息产业部宣布《高密度激光视盘系统(EVD)技术规范》为中国电子行业的推荐性标准;2005年4月23日,上海信息家电行业协会宣布将HVD联盟上报的《HVD视盘机通用规范》确定为联合性企业标准;而近日,清华大学国家光盘中心又传出消息,该机构已经向国际DVD论坛工作组提交了一份“开发一种只面向中国市场的DVD格式的计划”;此外,近来还发生了长虹、夏新从EVD阵营倒戈投奔HDDVD阵营的事情。

  HVD、HDV、EVD、HD DVD这些让消费者看不大明白的英文缩写都代表着不同的影音文件格式,每个阵营都宣称自己的格式将成为代替DVD的新产品,并且终会在各种格式中胜出,成为一统市场的新标准,为此各方的“口水战”着实没有少打。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当年在DVD机还没有出现之前,VCD机面临升级换代时的那场标准之争。

  1998年6月9日,先科、长虹、爱多等11家制造商与美国C-Cube公司联合发布“白皮书”,隆重推出称为VCD升级换代产品的CVD,并在几个月间卖出了四五十万台CVD机。1998年7月3日,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在上海宣布,国家将制定新的SVCD标准,而且这个标准将带有强制性,称日后国家执法机构在进行市场检查时将视CVD机为不合格产品。其后,CVD与SVCD的争执越炒越热。

  其实无论是当年还是如今,争执都少不了一番论战,所不同的是,今天的论战都是透过媒体表达出来的,而1998年的那次论战已经发展到了面对面。1998年8月29日,影碟机的行业巨头们聚首广东番禺,围在一张硕大的圆桌旁,与其说是开始了一轮对话,不如说是开始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激烈争吵。步步高老总段永平出语惊人:“不管SVCD怎样,我都坚持做CVD。几十万台机器卖出去了,覆水难收,没有退路。要对消费者负责。”当年叱咤风云的爱多老总胡志标则表示:“如果我们彼此争来争去,犹豫拖延,就等于为日本人的DVD大举进犯创造条件。既然大家CVD做得很开心,国家又没有规定它是违法的,就一定要抓紧时间把市场做大。”而SVCD阵营中的老大——新科的代表认为:“标准未出来之前,企业出东西无可厚非,但既然SVCD标准出来了,就应以国家标准为主。”

  结果无论是SVCD还是CVD都没能占领市场,市场却被DVD占领了。

  如今,当年的争论仿佛在重演,只是希望我们自己的标准全军覆没的结果不要再上演。

  争的全是利润

  如果说1998年的格式之争与今天相似,那么事隔多年,今天企业的目的则更加明确,那就是为了争得更多的利润。

  在VCD时代,VCD的主要元件如解码芯片等全部依赖进口,只是还没有交专利费的苦恼。发展到DVD时代,光头、芯片等都要从外商手里购买不说,还要缴纳每台达到26.2美元的专利费。现在我国影碟机企业争先恐后拿出新格式新标准,目的就是争取成为下一代影碟机的标准格式,摆脱可怕的DVD联盟,不再缴纳可观的专利费,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阜国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透露,EVD兼容DVD,这就不可避免地还要向人缴纳专利费,但是如果EVD成为了中国市场的主流产品,“我们就有了砝码,届时国外企业要生产EVD,我们也可以向他们收专利费,或是相互达成共识都不收对方的专利费。”清华大学国家光盘中心向国际DVD论坛工作组提交“开发一种只面向中国市场的DVD格式的计划”更是想从根本上摆脱交专利费的境遇。

  其实仅仅摆脱专利费还不够,激烈的市场竞争让每台影碟机的利润已经降到了点,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影碟机每台的利润只有几元钱。13年来影碟机市场始终遵循着一条定律——先进入者将会赢得更大的市场与利润空间,这就使制造商们更是趋之若鹜争起了标准。

  2001信息产业部经济运行司的数据显示,1996年开始,国内VCD市场呈现爆炸式增长,销量从1995年的60万台猛增至1996年的600多万台,1997年势头更猛,销量达到1000万台。1995年一台VCD机的出厂价为2200元,利润是700多元。DVD播放机在1996年刚进入中国时,零售价在5000元左右。1998年DVD销售30万台,1999年增至150万台,2000年达350多万台,销售价格也呈下降趋势,从原来的每台2500元降至目前的1300元左右。

  1998年至2000年期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的标王都被影碟机企业夺得。1998年爱多以2.1亿元成为标王;1999年步步高以1.59亿元成为新标王;2000年步步高以1.26亿元蝉联标王。这足以证明当年影碟机制造企业利润的丰厚,而那段时间也正是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

  毫无疑问,现在影碟机制造商无一不想通过推出自有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再现那段辉煌的日子。

  比的还是片源

  在业内,所有的人都清楚片源也就是碟片是成就影碟机市场的关键。VCD、DVD的快速发展无一不是靠丰富的碟片带动了销售。现在无论哪个制造商推出了何种格式的影碟机,都会非常积极地寻找影片商合作,干着看似与影碟机生产毫不相干的工作。EVD主要投资商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近半年来几乎都在为EVD的片源忙碌着,不久前还赶赴美国与好莱坞8大片商接触;HDV领军企业中关村凯诚高清CEO任为民在香港签订了100部好莱坞大片的版权协议,随后保证每周要在北京市场推出6-10部新碟片……尽管如此,业内人士还是感叹,这么少的碟片无法与DVD抗衡。

  这样的论断在当年DVD发展初期也同样遇到了,业内人士给出的评价与今天也是惊人的一致。2000年中国音像协会会长刘国雄在讲关于中国发展DVD的问题时说:“去年年初曾经热了一段,后来冷了下来,是什么原因?根据国际上音像业发展的规律,一种新的硬件诞生后,必须有与之相配的软件大量出版,它才能占领市场。所以,我认为中国目前大规模发展DVD的时机还不成熟。”当时的中国录音录像出版总社社长王笑然也认为“DVD机都在卖,但卖不了几台,碟片都在做,也销不了几张。”

  当年这种对于DVD市场的估计并不十分准确,因为谁也没有想到盗版DVD碟片会迅速进入到市场。尽管它搅乱了音像市场,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DVD产业。我们不能容忍盗版碟片的猖獗,但却可以从中看出碟片对于影碟机市场的重要作用。

  如今各种格式之争还在继续,谁终会成为霸主一时还难见分晓。但以历史为鉴,作为消费者,还是慢些出手,不要像当年购买了CVD的人们一样,白白的花了冤枉钱。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