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10大技术对决

更新时间: 2006-04-01 09:41:54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1183

  1. 桌面操作系统:VISTA VS TIGER

  比尔·盖茨曾经带领着数以亿计的PC用户从生涩的DOS时代步入了多彩的Windows世界,其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更是给了业界无限的憧憬。如果要你在个人电脑领域找出另一位能够与之匹敌的型人物,那么一手缔造 “苹果”神话的斯蒂夫.乔布斯显然是不二之选。尤其是在他暗渡陈仓地将Mac OS移植到x86架构上之后,Windows Vista与Mac OS X(Tiger)的对决也已跃然面前。

  Windows领着我们走过青春年少

  在Windows统治PC王国的20年中,尽管一直充斥着不满和抱怨,但更多的人还是跟随着微软,学会了玩电脑、写Word、双击鼠标的专业技术,养成了驾着Internet Explorer上网冲浪、用Outlook(Express)收发邮件、通过MSN和QQ与远方的好友海聊的习惯。

  其实,Windows吸引用户的地方就在于它在应用层的自由和开放(注意我们所说的并不是源码方面的开放!)。它为几乎所有希望自己设计一些上层应用的普通用户、软件开发商提供了一个“傻瓜式”的平台,大幅降低了开发程序的难度,使得软件厂商批量生产大型应用程序成为可能。

  而Windows Vista则进一步将盖茨“IT平台大一统”的.net战略无缝地融入到微软新一代操作系统平台中,同时也将未来的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平滑地转移到了.net平台之上。或许对于普通用户,Vista的华丽将耀眼无比,不过对于程序开发者来说,轻松、快捷、高效、强悍的编程体验将更令人兴奋。

  Mac OS X给PC用户带来异国风情

  转向IA架构的Mac OS X令很多PC用户激动不已。至少在Windows之外,我们终于又多了一份可选的精彩。

  Mac OS极赋人性化的操作界面和唯美主义的设计风格,早已成为PC用户们梦中的令人想往的神话国度。多少人被Mac OS X调皮的窗口摇摆(用户登录密码错误时出现的动画提示效果)、超酷的3D桌面旋转切换(快速用户切换的过场效果)等等趣味横生的操作方式而迷倒。让用户的使用焦点从复杂的电脑操作回归到应用任务本身,令我们能在快乐又有趣的操作中忘却电脑操作的枯燥乏味,轻松完成自己的工作,Mac OS的设计理念显然是其赢得用户认同的关键。

  角逐OS,放眼未来

  其实除了微软和苹果,还有很多对于OS的角逐虎视眈眈者。在IT界,所谓“得OS者得天下”的道理,大家都已心照不宣了。在“开源”大旗之下,各种的Linux发行版的漂亮图形界面和易用性也都不断受到好评。尽管Google并没有公开表示要创建自己操作系统,但正如Oracle希望用数据库统一底层OS平台一样,Google桌面也已经将触角延伸到了OS领域。而一项正在Google内部秘密进行着的被称之为Goobuntu的Linux桌面系统项目,或许会进一步引起人们的猜测。

  不管怎么说,日渐丰富多彩、越发精美易用的操作系统,对于任何用户都将是个福音。而且随着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人机对话界面也将继续朝着更加自然、更加简便、更为人性的方向快步发展。对你的要求越来越低,给你的结果越来越智能,这就是明天的电脑操作系统给我们的承诺,我们也正地接近这个目标。

  2.CPU:英特尔和AMD

  现在似乎人们已经淡忘了一个故事,那就是IBM开创PC产业之初,“授意”英特尔扶助成立一家兼容x86 CPU制造商,于是AMD登上了x86处理器的历史舞台,并一直扮演着英特尔竞争者的角色。AMD确实是一位好演员,无论扮演配角还是主角。

  曾经,AMD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因为英特尔握有很多事实标准,AMD必须与之兼容,并遵守英特尔的授权协议。始终按照别人划定的游戏规则进行比赛,使得AMD一直处于一个配角的地位。

  今天的AMD,正在改变自己的角色。改变角色,无疑要设置新的游戏规则,x86的64位扩展技术就是AMD设置的条规则。由于微软带动整个软件业认可了新的规则,英特尔只能遵守新规则,这为AMD赢得了声望,不过没有为AMD赢得产品和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因为英特尔也迅速推出了EM64T以对抗AMD64。

  在x86处理器的微架构上进行创新,改变前端总线结构,把RISC处理器上采用的直连架构大胆引入到x86中,是AMD设置的第二条游戏规则。这个规则无疑为AMD赢得了真正的技术性优势,并一脚踢开了服务器市场的大门。这条规则其实是技术上的必由之路,英特尔也只能选择遵守,从2007年开始逐步放弃前端总线结构。

  面对AMD的步步紧逼,英特尔显然也会有所反击。英特尔新确立的游戏规则就是处理器的平台化。从迅驰在笔记本电脑领域的成功开始,英特尔就尝到了把处理器与芯片组及其他核心部件打造成一个整体技术平台的好处,并把这种平台推广到服务器和台式电脑。欢跃平台的亮相则是英特尔全面推行平台化游戏规则的开始。

  当处理器与平台核心元件紧密结合,则能够充分发挥处理器的性能和功能,并能够更好地被终用户理解其优势所在。另一方面,平台化要求厂商具有更全面的技术实力,从CPU、芯片组、网络到软件,超出了硬件系统本身。比如,英特尔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硬件优势,针对自身平台开发的编译器软件能比通用编译器开发的软件运行效率高5%~10%,特定条件下性能甚至能翻番。另外,虚拟化是英特尔在企业级产品平台化的重点技术。

  如果说平台化的新规则给AMD设置了新的门槛,那么强化制造工艺的优势则一直是英特尔真正的杀手锏,而双核则为英特尔挥舞杀手锏提供了的空间。

  根据英特尔极力推动的摩尔定律,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能够在同样的生产成本下提高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提高半导体性能。在90nm工艺的单内核处理器上,摩尔定律遇到了热功耗的极限。双核心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降低功耗,而且对于单一芯片上可以集成的日益增多的晶体管提供了用途,使得增加的晶体管可以充分转化为性能。

  尽管英特尔双内核处理器在性能方面略逊于AMD的同等级产品,但是由于制造工艺的优势而成本低廉,在价格和市场方面AMD。2006年英特尔65nm制造工艺的全面投产则可以帮助英特尔继续巩固这一优势。而根据英特尔年初的消息,2007年将开始启动45nm制程,可见英特尔正在加速应用更加先进的制程技术。

  回顾这两年英特尔和AMD的竞争,其实代表着CPU制造技术和设计技术的竞争。英特尔过于依赖摩尔定律,把精力全部放在更新制造技术上,被AMD在设计技术上赶超了。然而,CPU终是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的综合表现,所以英特尔的制造技术优势使其也没有落败。

  英特尔和AMD在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激烈角逐,无疑将快速推动CPU技术的快速发展,让广大用户享受价格低廉的高性能处理器。

  3.GPU:ATI对决NVIDIA

  在PC领域竞争惨烈的莫过于显示核心技术。经过漫长而残酷的发展,多少往日英豪已成为昨日黄花,曾经呼风唤雨的3DFX也落得盘中鱼肉的下场。也只剩下ATI和NVIDIA 2大独孤高手,南北割据、互不相让的场面。

  ATI视频功底厚积勃发

  作为一个创立于1985年的全球知名的元老级图形、多媒体技术制作厂商,20年的研发和生产积累到的经验令ATI受益匪浅。

  尽管在3D显示技术领域,ATI并不是先行者,相反的,它曾经对此反应冷淡,以至于几乎被清除出局。直到Radeon的出现,才令局面有所扭转。不过,凭借其对单一核心架构不断翻新升级的设计实力,同时勇于使用制造工艺的魄力,ATI在近几年已经找回了的感觉。

  典型的例子就是ATI发布的R580(正式名称:X1900XT),它利用单时钟周期处理3像素方法,在R520核心(X1800XT)基础上进行了升级设计,所以在仅仅3个多月的时间内,就推出了更新一代的旗舰产品,将产品的性能再度提升了约2成。可见其杀手锏的百试不爽!此外,其计划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推出的RV560/RV570核心也将率先采用台积电80nm工艺制造,以获得的性价比。

  当然了,ATI真正的强势还是在视频处理方面,这一点从其早将自己的图形芯片定义为VPU(Visual Processing Units)视觉处理器就已有所体现。同时,其多年来一直很具影响力的All-in-Wonder系列多媒体产品以及针对高清视频编辑处理的的概念——Avivo视频平台也都无不印证着其视频领域的优势地位。

  NVIDIA广纳贤士后生可畏

  NVIDIA虽属后起之秀,但其滚动式研发策略几乎令其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腰斩了所有曾与之正面交锋的各位悍将,成就了其显示霸业。不过,它显然并未因此而止步,快速扩张版图似乎永远是NVIDIA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关心的事情。

  在3D显示上获得高性能对于NVIDIA似乎是容易办到的事情,似乎是从它诞生之日起,它就一直以快著称。时至今日,其端的G70(正式名称:7800GTX)仍然保持着24条实际渲染管线的设计记录。而这一记录,预计会被其即将在3月初于CeBIT上发布的下一代旗舰产品G71(7900GTX)所取代,后者不但在渲染管线上切实达到了破天荒的32条,同时其纹理单元也会增至24个(原来为16个),这些硬指标都再次竞争对手,尽管它在发布时间上落后了一个半月。

  其实在产品之外,NVIDIA急速的跳跃式扩张更令竞争者畏惧。2000年末对3dfx的收购为它推出的Quad SLI埋下了伏笔;2002年收购Exluna则为其Quadro系列专业显卡的成功铺平了道路;2003年的MediaQ收购案助其顺利进入手持设备市场,并在近期率先推出了目前为强撼的手持GPU——GoForce 5500。而黄仁勋好像也从中尝到了甜头,近又接连不断地传出对芯片组厂商ULi的收购案和对视频显示技术领导厂商Matrox潜在的收购意向。看来NVIDIA的野心的确不容小觑。

  Intel的势力

  的图形芯片市场占有率调查显示,尽管ATI和NVIDIA的纷争永远是那么的如火如荼,但Intel早已悄然地以超过40%的占有率稳稳地了坐在头把交椅之上。

  正如4年前,我们采访NVIDIA中国区总代理电子总裁范定国先生时他的预言“NVIDIA可怕、而且根本无力对抗的对手并不是ATI,其实我们有共同的对手,那就是Intel!”。今天,果然不幸言中,Intel不动声色间就凭借整合芯片组的连动优势迅速占据了显示市场的主要份额。

  不过IT界似乎没有永恒的不变,Intel显示整合芯片组的优势正受到来自下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Vista(内建DirectX 10)的挑战。nVIDIA正在加紧开发真正意义上的下一代GPU架构(G80),而ATI也希望借R600来回应Intel的强势垄断行为,这也将是2006年显示领域关键的看点。

  4.下一代光盘:Blu-Ray对阵HD DVD

  要在单张盘片上能容得下一部标准时长(约133分钟)的影片的高清内容文件,传统DVD(红光DVD)技术显然无能为力,而这一矛盾正是促生下一代更高密度光存储技术——蓝光DVD的关键动因。过去几年来只见诸于媒体报道的蓝光DVD技术,预计从2006年开始将与广大消费者发生全面接触。

  近,全球各大影片商对制作高清压缩碟的需求声日渐强烈,而各国制定的高清电视普及期限也在纷纷临近,蓝光DVD推进团体也随之加快了全套技术标准的收尾工作以及产业化进程。但是,蓝光DVD技术标准目前还不统一。

  顾名思义,蓝光DVD与现有的DVD技术在基本原理上的主要不同在于数据读写过程中所用的激光波长,现有的DVD技术采用波长为650nm的红光波段,而蓝光DVD则采用更短波长的405nm蓝紫色激光。正是由于更短的波长,才使得蓝光DVD光盘面上各记录点的大小和各点之间的间距变得更小,以此来实现蓝光技术的主要使命——提高存储密度。就单面单层光盘所实现的小容量而言,现有的红光DVD只有4.7GB,而蓝光DVD光盘可达到25GB,存储密度实现了5倍以上的提升,而这也正好能满足在一张光盘上保存一部标准时长影片的高清压缩文件的需求。

  富有戏剧性的是,在现已普及的红光DVD领域曾经演绎过的两大技术标准对决的局面,在蓝光DVD技术刚被提出的时候又开始重演了,分庭抗争的两大阵营都有很强的实力:以东芝为代表的厂商坚守的HD DVD,以索尼为代表的厂商坚守BD(Blu-ray Disc)。与过去的分裂类似,两种技术在包括所采用的激光波长等基本原理上没有重大不同,相互区别主要围绕着一系列逻辑上的规格。在物理规格上的主要区别是:在物镜NA值(代表激光照射到盘面上的光斑大小,越小则存储密度越高)上,HD DVD与传统红光DVD的0.65保持了一致,盘片结构/厚度也与传统DVD一样由两张0.6mm厚的盘基粘合而成;而BD则采用0.85的更高NA值,光盘结构则是1.1mm厚的盘基加0.1mm厚保护层的方式,还加了一个保护用的盘片匣。

  正是NA值和盘片结构上的这一基本区别,派生出了二者在单张盘片容量、生产线成本、对传统DVD的兼容性等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特征上的不同。简单来说,这一区别反映了二者各自的重点诉求,同时使二者相比之下分别体现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由于采用与传统DVD相同的NA值和盘片结构,使得HD DVD可以利用已现成的传统DVD的生产线进行生产,从而投资成本低,但较小的NA值牺牲了一定的存储密度,其单面单层光盘容量为15GB;而BD全新的NA值和盘片结构使其需要对传统生产线进行重大变更,理论上会耗费更高的投资成本,盘片匣设计虽然提高了数据的物理安全性,但限制了其光驱与传统DVD的兼容性,不过BD更高的NA值使其单面单层光盘的容量达到25GB。

  在其他技术层面上,两大阵营各执一词,都强调各自所具备的优势,主要有:HD DVD采用与DVD-RAM类似的岸/沟式记录方式,沟槽间隔更宽,有助于日后缩小轨道间距,还采用了硬盘中常用的局部相应相似技术来提高读取质量,并从数据起始结构等方面与传统DVD保持了更好的兼容性;而BD采用传统的沟槽记录方式,通过信噪比更高的STW(锯齿抖动)寻址技术可以实现更好的性能和兼容性。另外在应用层面的一些技术指标上,二者也各有优劣(例如BD已提供1080p的高清节目,而HD DVD目前只有1080i),不过在这些容易升级的逻辑技术规格上二者将比较容易相互取长补短,在日后角逐中很难保证谁将一直拥有优势。

  在两种技术标准进入市场接受考验之前,难以综合评价二者究竟孰优孰劣,并很难预料谁终会占上风或将对方淘汰。就目前两大阵营各自的实力背景、宣传力度、制定的推广计划和展览样品而言,即使是业内专家也难分伯仲。在日后的推广过程中,除了各自所持有的技术优势和产品化进程以外,两大阵营各自在寻求业界支持的过程中所做的主观努力更加关键,例如谁有更强的说服能力使更多的影片发行商、PC硬件和软件厂商、影碟机厂商向自己倾倒,谁将会抢先成为事实上的标准、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有趣的是,在2005年下半年两大阵营之间曾发生过旨在解决标准分歧、有利于下游厂商和消费者的谈判,不过终还是如人所料地谈“崩”了。目前,两大阵营除了继续从事完善各自的技术标准、整备生产线、准备更高容量的多面多层光盘产品、提高对传统DVD系统的兼容性等工作以外,还分别在各个层面争取了很有影响力的支持者:HD DVD拉到了Intel、Microsoft这PC业界的两大平台厂商成为其盟友;而BD获得了PC重头厂商Dell的支持;HD DVD获得了华纳、派拉蒙和环球等影片发行商的支持,BD除了拥有索尼影视这一先天资源以外,还得到迪士尼和福克斯的支持,并且各自推出了一串已经或即将压缩成碟的影片名单。

  鉴于上述种种局面,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蓝光DVD领域的两种技术标准将在市场上齐头并进,续演过去红光DVD领域的“+”“-”之争,不过二者终能否也以“Dual”来永远并列,尚不得而知,因为目前看来,二者在盘片和驱动器物理结构上的差异使其“Dual”有较大难度。

  5.平板电视:液晶对阵等离子

  随着82英寸的LCD的问世,尺寸已经不是LCD的问题

  新一代PDP解决了屏幕烧灼问题,寿命问题得以解决

  平板电视是时下消费电子领域的一个热点,在完成对CRT电视的革命过程中,各种平板显示技术的竞争也日趋惨烈。虽然SED、FED、OLED等一些新兴平板显示技术的未来被普遍看好,但是实现平板电视市场仍然被液晶(LCD)和等离子(PDP)技术主宰,相信至少未来5年内,LCD与PDP的争斗仍将是平板电视领域的主旋律。

  显示尺寸是LCD与PDP技术争斗中的一条主线,初两种技术以40英寸作为分界线,40英寸以上基本由PDP技术统治,而40英寸以下基本是LCD技术的天下,目前国内的主流电视市场也基本是这样一个格局。

  然而随着电视领域向着大尺寸方向发展,LCD技术也逐渐解决了大尺寸加工的工艺问题和成本问题,逐渐向40英寸以上领域扩张,并开始有37、40、42、46等多个尺寸的产品围攻PDP原本的42英寸优势尺寸领域,也就是两种技术之间的竞争形成了白热化。

  在2006年的CES上,松下推出了103英寸的目前的PDP尺寸,而三星和Sony也推出了82英寸的LCD的尺寸,从未来发展看,在电视市场的主流尺寸领域,原本的尺寸格局将被彻底打破,在40~70英寸之间,两种技术尺寸差距也将不复存在。

  两种技术的技术发展的目标都是给用户带来更完美的显示体验,近年都是通过各种技术改善各自原本的技术缺陷。

  LCD技术逐渐提高对比度、亮度、色彩表现力和响应时间,前不久Sharp刚刚推出了对比了100万:1的高对比度LCD产品,而三星电机则推出了采用6色LED背光源的LCD显示器,使色彩有了很大进步,目前LCD领域的看点是LED背光源技术。

  PDP技术改进是降低功耗和提高寿命,据松下公司的相关资料,目前的第二代PDP电视的寿命已经达到了6万小时,而第三代PDP电视的寿命将达到10万小时,通过优化产品结构设计和电路设计,可以使40英寸级PDP产品功耗从目前300W左右降低到200W以下,甚至接近100W。

  在性能和尺寸驱动后,两种技术的竞争将集中到成本和产业规模竞争上,从这一点上,LCD技术似乎有一定的优势。目前PDP方面有松下、先锋、日立、三星SDI、LG等5大主要的面板生产商,在5大厂商中目前明确表示对PDP充满信心并持续投入的只有松下和LG公司,而其他公司都传出了PDP业务亏损或者暂缓投入的消息。相比较而言,LCD似乎更被看好,除了原本韩国、日本、中国台湾的多个厂商和多条生产线外,国内的京东方、上广电等也都投产了面板生产线。新生产线的投产的速度也明显比PDP快,近期有多条7代线开始供应面板,的8代线也已经开工,这些都意味着LCD产品的扩大。

  从长远看,LCD拥有更宽广的尺寸范围,产业规模和市场需求将远超过PDP,PDP有着更大的尺寸发展空间,在42英寸以上的领域范围内短时间仍将具有优势,终将与LCD分庭抗争。

  6.无线宽带:WiMAX对阵3G

  正当中国3G牌照成为热点的时候,一种称为WiMAX的竞争性技术来到了人们的眼前。

  尽管WiMAX来得有点晚,但是作为一种即将商用的新型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仍然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WiFi相比,WiMAX传输距离长,实际应用中一台基站可以覆盖半径3~15km的广大范围,直接视距传输距离高达50km。WiMAX作为城域无线宽带网络,实际接入速率每信道高达10Mbps,峰值40Mbps,其带宽似乎是目前3G移动电话网络可望不可及的。

  相对于3G技术,WiMAX技术无论单独组网,还是和现有各种无线技术混合组网,都因为技术相对简单而成本低廉,能够更好地支持数据应用和多媒体数据流。于是人们诞生了种种对3G实用价值的质疑。

  正当无线宠儿WiMAX洋洋得意的时候,3G标准化组织ITU发起了反击,不仅提出了近年内速率超越WiMAX的改进标准3G+(HSDPA、HSUPA、1xEV-DO、1xEV-DV),更进一步提出长期发展的增强型标准E3G(3GPP LTE、3GPP2 AIE)计划,下行峰值速率达到惊人的1Gbps。你能想象手机网络向你提供千兆以太网一样的互联网接入速率吗?这是一场近乎疯狂状态的技术博弈。

  新型3G技术的继续发展和完善,使之重新成为一种有前景、有竞争力的技术。从WCDMA和TD-SCDMA发展演变而来的3GPP LTE提出了下行速率100Mbps、上行速率50Mbps的网络系统改进,从CDMA 2000 1xEV-DO发展而来的3GPP2则提出了下行速率100~1000Mbps、上行速率50~100Mbps的网络系统改进。这些技术都将在2007年完成标准化。

  在此之前,3G+(HSDPA、HSUPA、1xEV-DO、1xEV-DV)标准设备的部署在2006~2007年先行展开,速度提升将达到真正的无线宽带水平。其中,1x EV-DO Rev A的下行峰值速率将高达3.8Mbps,平均速率也能达到0.9Mbps。HSDPA的下行峰值速率将高达14Mbps,平均速率2.4Mbps。尽管还达不到WiMAX的速率,但是3G+实用程度已经很高,部署方面必然还是抢先WiMAX一步棋。据爱立信提供的数据,目前该公司HSDPA的3G+解决方案已经在15个国家部署开通。

  谁先占领市场,谁就取得胜利。面对3G阵营的迅速反击,WiMAX阵营也在快马加鞭。WiMAX(IEEE 802.16)目前有2个重要版本,分别是如802.16-2004 和802.16e,前者已经开始在部分国家部署,后者即将走向市场。

  IEEE 802.16-2004是在IEEE 802.16a基础上增强和完善的固定无线宽带接入标准,可以支持固定的室内客户端设备(WiMAX modem)接入。预计2006年开始大规模商用的WiMAX就是IEEE 802.16-2004标准的设备。

  IEEE 802.16e标准在2005年底获得批准,在IEEE 802.16-2004标准的基础上增加移动数据传输功能,使WiMAX成为移动无线宽带接入标准。不过,这些802.16e产品相互间的兼容性测试则有助于推动产品早日实现标准化和商品化,预期2007年基于标准的802.16e产品能够大规模商用。

  除了标准本身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外,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WiMAX,使得这个产业的生态系统充实起来。在过去的一年间,WiMAX组织的成员数量从46家成长到了356家,包括国外主流电信设备大厂,也包括一些电信服务供应商和应用开发商,国内厂商中兴、华为都在其中。不过总体而言,WiMAX生态系统治只是初具规模,尚未成熟起来,端到端的系统供应商不超过10家。由于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使WiMAX越来越有竞争力。

  2007年,在WiMAX的移动标准802.16e登堂入室的时候,可以插在笔记本电脑PCMCIA插槽中的WiMAX客户端设备已经可以商品化。Intel的加入,使得WiMAX技术有望在2008年和WiFi一样整合到笔记本电脑中。据WiMAX组织的乐观估计,2010年甚至可能大量出现WiMAX功能的手机。一旦客户端设备大量集成WiMAX,那么就和WiFi一样,必然走向成功。

  激烈竞争的结果,无疑是用户能够更早地享受到更廉价、更快速宽带无线网络接入服务。而宽带无线网络无疑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信息技术应用体验和应用模式。

  从无线宽带技术发展的长远看,WiMAX和3G终都将采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正交频分多址)技术与MIMO(多入多出)天线技术相结合,4G时代将走向融合。

  7.照片输出:喷墨打印 挑战 数码冲印

  数码相机的普及给我们的拍摄习惯带来了明确的影响,大家都可以“肆无忌惮”地见什么拍什么,让摄影家们颇有危机感。不仅如此,图像以数码的方式存在,给传统的照片存储、欣赏和分享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们不再仅仅依靠纸质的照片,至少,很多人不会再走进传统冲印店。

  集中与分散各取所需

  虽然街头以柯达黄和富士绿为代表的冲印店纷纷打出了数码冲印的招牌,数码冲印照片的价格也一路下滑,早就突破了人们的心理承受线,但在家里、在办公室里用照片级喷墨打印机也让相当一部分用户改变了自己的输出习惯。

  喷墨打印与数码冲印的争夺实际上是分散输出与集中输出的竞争。人们在使用胶卷的时代已经养成了集中输出的习惯,而数码技术诞生的IT行业则早已习惯了分散输出,这两种模式的碰撞不可避免。

  从目前中国市场的应用看,随着更多的普通家庭用户开始使用数码相机,他们还会走进传统冲印店输出照片,因此数码冲印占据了较高的比例。

  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数码相机市场营销部总经理王正先生很看好数码冲印的发展,他认为:在国外前几年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照片的冲印数量有过较大的下滑,但是近的一年却有较大的回升。数码冲印的升温主要在于3个方面:首先,数码相机的用户群由“爱好者”向“消费者”普及,对打印机和电脑的敬畏感,让他们更愿意把照片输出的过程交给专业人士去完成;其次,照片本质价值的回归,在相机液晶屏上观看,无法产生握住照片带来的感动,而产生这种感动需要有高质量的输出,家庭输出在自动的色彩校正和调整方面还无法和冲印相比;第三,数码冲印价格的回落和数码冲印点的快速普及让冲印市场再次快速增长。

  成本与易用性决定的未来

  实际上仔细比较两种输出模式的技术差别没有太大的意义。从原理上,它们的成像方式相似;从效果上,目前大部分照片打印机都可以达到银盐冲印的水准,锐度和色彩还更为出色。况且,普通用户并不像我们的评测工程师那么挑剔,爱普生等厂家的用户调查显示,只要输出在照片纸上,入门级4色打印机的输出效果都可以为普通用户所接受。因此,决定这两种输出模式未来的核心因素恐怕还集中在易用性和输出成本上。

  虽然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上,数码冲印和家庭打印基本是一样的成本,但中国冲印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种种“节省技巧”让冲印价格远远低于国际市场。因此,现阶段数码冲印占据了价格优势,不少家庭用户在一次旅行之后还是习惯整理照片,然后刻录光盘交给冲印店统一输出。

  对于不习惯计算机应用的人来说,集中输出似乎一劳永逸。但很多用户希望自己亲手处理图片,甚至选择不同的纸张,仔细调整打印设置,以充分发挥个性化,这也是易用性的一种体现。况且,目前照片打印机直接插入存储卡打印、直接连接数码相机打印,甚至无线连接数码相机打印的技术都已经成熟,你想省事,在打印机上一样做得到。

  集中输出前途未卜

  虽然在单张照片输出成本、输出流程等方面数码冲印还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从长远看,这项技术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柯达和富士这两大银盐相纸厂家都开始缩减相纸产量,而柯尼卡美能达已经制定了在2007年退出银盐市场的决定。

  集中冲印方式难道真的会走到尽头吗?我们并不这样认为,大幅面输出等技术有望填补未来银盐留下的空白。虽然小幅面照片喷墨打印机的打印成本还比较高,但由于墨盒容量大、耗材采购灵活等因素,目前一些国内商家已经开始采用大幅面喷墨打印机拼版输出照片,不仅输出效率较高,而且成本可以做到目前数码冲印的水平。实际上,爱普生等厂家也在推广这种应用模式,它还和冲印设备公司诺日士推出了利用大幅面输出引擎的彩扩机。

  未来会怎样?佳能公司的负责人表示:既然数码相机在短短几年内都能走进普通人的生活,输出设备也应该延续同样的发展方向;现在的问题是,购买成本和打印成本,尤其是后者很多人还不能接受,随着这类产品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成本的控制,家用打印机总有类似数码相机一样普及的。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