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国产基础软件能否挑起大梁?

更新时间: 2005-12-27 15:47:44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2522

  随着我国加入WTO协议的深入,全球化竞争越演越烈。信息强国作为国家战略决策具有了更为强烈的现实需求,同样,在信息化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民族软件产业发展也就显得更为紧迫了。国家对此出台了18号文件和47号文件,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专家学者同样为振兴民族软件产业多方奔走、献计献策。为此,近日一位负责在政府信息产业工作的官员提出“国产基础软件的发展水平代表了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的言论,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为什么如此强调国产基础软件在我国软件产业中的重要性呢?熟悉软件行业的人都知道,软件可分为这样三个层次:一是基础软件,包括了操作系统软件、中间件软件、数据库以及办公套间等通用型应用软件,二是企业应用软件,三是软件服务。但是,在基础软件上除了部分中间件之外基本上都被国外厂商把持,国内企业只能开发企业应用软件和提供软件服务。这四类除了中间件外都是编程量极为庞大的软件产品,牵扯的技术面广,软件工程能力要求高,都有很高难度,加上国外的产品先入为主,垄断了市场,幼小的国产软件企业和产品出头就非常得难。长期以来,国外厂商利用他们的垄断地位,把基础软件的价格抬得很高,这就极大地压缩了我国对应用软件和软件服务的投入和重视程度。一般而言,基础软件要占整个软件采购成本的70%以上。这种情况下,说国产基础软件水平代表着我国民族软件产业的水平,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并不是说应用软件和软件服务就不重要了,外包软件就不要做了,它们也都会创造就业、税收、外汇、培养软件人才,提升了软件工程水平。相反的,我国在基础软件方面的采购成本如此之大都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相比较基础软件而言,应用软件在企业IT架构中更居于核心地位,是企业信息系统的灵魂。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以及办公套件等只是提供一个基础,所有的业务功能都必须通过应用软件才能实现。但在现实中,虽然对企业应用软件投入不多,但我国的企业应用型软件却比基础软件发展要好,产品技术甚至超过了国外产品,例如我国在财务软件、ERP以及企业管理软件方面具备与国外软件同台竞争的水平,金蝶、用友等国产软件企业占据了国内中小市场,更有望向国际市场突破。而基础软件却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却没有形成与国外软件抗衡的局面。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国信息科技的发展晚于国外几十年,在基础软件方面国外软件更是先入为主,当我国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这些国外基础软件便占据了市场,特别是在中间件、数据库软件方面,IBM、Oracle等国外软件商从人们的认知度上就要先与国内厂商。对于基础软件体系中的数据库与中间件软件来说,国内厂商还非常薄弱,很难与IBM、甲骨文等国际大公司抢单。此外,软件基本上是想得出来就做得出来,经历三四十年的发展,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以及办公套件等通用型应用软件都已十分成熟。要想获得重大创新和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从技术上来说,国产中间件并不落后于国际水平,但是在应用和产品成熟度方面却需要加强。对于中间件与国外的差距,中关科技软件一副总裁曾指出,很多跨国公司开发软件时,是24小时都在搞开发,亚洲的同事上班做,下班后,欧洲同事接着做,美洲的同事再接着做。这一点国内的公司是比不上的。

  在数据库方面,国内外差距更为明显。中国的数据库软件市场96.4%以上被国外的几大厂商占据了。人大金仓是国内数据库领域中较大的企业之一,1999年成立,但去年整个销售量仅有几十万,不超过100万。人大金仓公司技术总监永杰博士承认,国内数据库企业非常弱小,特别在高端应用方面,在产品的知名度和企业的形象相差很远。

  倪光南院士认为,国产软件和国外的同类软件的差距是在基础软件,即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重大应用这些方面。“以前在这些方面我们基本上是空白,在以Linux为代表的开源软件出现后,我们才进入这些领域”。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数据库和中间件在政府采购市场的声音也显得十分微弱。与此相比,操作系统和办公套件似乎更容易引起政府采购的重视。实际上,对于操作系统和办公套件来说,其发展按说应该比数据库、中间件更难,难就难在这是没有公平基础的垄断市场上的竞争。众所周知,我国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常年受到微软产品的垄断,不仅要为其支付高额的采购费用,而且在用户习惯上形成了事实标准。这使得发展国产软件更为艰难。尤其表现在办公套件的创新突破上。

  具有15年发展历史的Office,是发展历史长的基础软件之一,产品和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应用也十分广阔。这种情况下,理论上来讲,如果继续做创新就很难。微软产品中比较重要的是办公软件产品,然而多年来的垄断使其创新的动力已经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虽然也不断有新的升级版本出来,但实质上这些升级版所含有的创新元素却少之又少。即将发布的Office12版也不过是增加了协作办公功能,此项技术还是来自其他企业,主要的改变实际上只是用户界面和文档格式改变为XML。不只现在,可以说从Office出现之后的十多年以来,微软产品就不再有任何的创新。业内人士认为,从微软近几年的产品表现来看已经走到了尽头。失去创新,产品就失去了灵魂。

  而我们的本国软件厂商如永中科技公司就抓住了微软的这个软肋开始了国际化的攻击,并且在短短的5年中,已是成绩斐然。永中尊重用户不止从界面、基础功能方面做到了与现有使用习惯的一致,令用户学习使用起来非常容易,同时实现了对微软Office 在文档上的精确兼容。更有微软无法突破的重大创新——集成应用。

  永中Office是世界上套集成的办公软件。具有很多微软不具备的创新功能和技术,特别是数据集成技术,真正实现了电子表格、文字处理、简报制作三大应用的数据集成功能,成为款真正意义上的Office办公软件。在国内于2004年和“神舟“五号一起被列入科技中国55个新,在国外其集成一再受到肯定是对微软垄断产品的重大超越。这不仅使中国软件业在世界技术领域扬眉吐气,更填补了Office历史和应用上的空白,纠正了人们对Office十五年来的错误认识。因为它采用JAVA技术,永中Office可以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应用。永中Office的源代码全部出自永中人自己的手,所以永中Office能够实现从低层架构上满足用户需求,使得永中Office在底层架构上具有无限扩展性,而在应用上又可以无限宽阔。

  不仅如此,永中Office还是款走向世界的办公软件,陆续推出英文版、日文版产品,在北美、南非和日本市场销售上取得了很大成功。目前永中Office 的阿拉伯文和法文版也正在研发过程中。永中Office产品还在美国申请了近百项专利主张,成为了我国软件企业在国外注册专利的典范。

  跨国公司在操作系统、办公套件等领域的垄断正被打破,中国自主软件产业体系逐渐形成。去年的正版软件政府采购,国产软件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市场,并因此迫使外国软件降价,据官方估计,至少节约了国家6.8亿元开支。一方面,中国本国软件企业(特别是从事基础软件的企业)进入了市场,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丧失了垄断地位,减少了利润。例如,在四年前的政府采购中,微软Office的报价是数千元,且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而现在,有了永中Office等的竞争,微软Office的报价已降到数百元,且有了充分讨价还价的余地。但要说永中Office比微软产品强很多,恐怕还为时尚早。记者采访了永中科技总经理曹参,他指出,由于国产软件本身起步晚、缺少基本的研发资金,而多年微软形成的垄断和事实标准,都对国产软件的发展造成障碍,一时之间不可能发展壮大。

  “十五”期间,通过863软件重大专项的支持,我国基础软件历经从无到有,已基本形成以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中间件软件和办公软件等为核心的自主的基础软件体系,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垄断局面开始打破。更让人欣喜的是,国产基础软件已在市场上取得相当进展。据统计,2004年,省级政府采购操作系统共11.5万套,其中国产操作系统4.5万套,占总采购量的39.2%;省级政府采购办公软件共41万套,其中国产办公软件28万多套,占总采购量的68.4%;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点已经超过了1000家;国产中间件占据国内市场的35%以上,其中“四方国件”中间件就取得了超过10亿元的经济效益。

  任何软件产品的发展都离不开创新,目前,自主创新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刚刚结束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还把自主创新分为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创新三种创新形式。要想我国的基础软件扭转国外软件产品占据市场的局面,也只有走自主创新的道路。从永中Office获得的成功来看,在重大基础软件上的创新仍然是可能的,我国软件产业的振兴迟早会实现,提高民族自信心,调整好自主创新心态,在自主创新精神指引下,我们一定能够做到让中国软件产业屹立于世界软件之林。

免费预约试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