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 正文

《IT时代周刊》总编曹健点评05年度中国软件和信息化

更新时间: 2005-12-15 15:00:54来源: 粤嵌教育浏览量:2993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有关软件和信息化的话题。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在软件与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早期的代表厂家:北用友、南金蝶。它们解决了中国财务计帐几十年来的手工计帐历史。当时我国的财政部会计司非常着力向全国推行使用金蝶和用友,使这两家的产品很快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市场,占据了会计软件市场份额的70%-80%。我们国家提出国内信息化产业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带动了一大批软件企业的跟进,同时也使得包括Oracle、SAP国际巨头进入中国,促使着中国整个软件产业以及和信息化相关的产业趋向成熟。

  产业回顾

  回想近五年之前,很多软件和信息化企业选择国产软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大门敞开,很多像中移动、中电信、中石化等等这样的企业在逐渐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他们更多的开始选择跨国公司的软件。三、四年以前国产软件火了一把,但是近这两年国产软件不再风风火火,而风风火火恰恰是跨国公司的软件企业在中国纵横驰骋。这主要跟中国软件市场需求是有很大关系的。今年下半年有个明显的感觉,便是我们国产软件企业开始反思自己,而软件外包这个代名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

  软件外包有两层意思,一个是外国公司外包的东西给中国企业做,第二个就是中国的非IT企业把业务给中国的软件公司来做。现在,北京、大连、上海、广州、西安、重庆武汉等城市都有软件园,而软件园更大的资助来源于软件外包。而今年关于软件外包的会议每个月就有好几次,相当一部分是关于国际的业务。这个迹象表明我国的信息化之路和我们的软件企业开始更加务实,从解决客户需求为己任,这种创造实实在在的达到了商业所需要的值,而不是大而全的效益。

  从2005年下半年,中国软件企业开始觉醒,知道如何跟跨国公司软件合作。因为IT产业在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中间是开放的早,同时也是开放彻底的一个行业。它没有政府指导,我们的软件公司90%都是民营企业。SAP的年销售额的几百亿美金与中国的用友多时将近1亿的美金,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对比,但本土企业的一切利润的产生应该是从满足需求的时候来产生自身的利润,壮大自己,这是明智的选择。在这个主导思路上,一方面我们需要自主开发,另一方面则需要协同开发。我们跟IBM合作,跟SAP合作,我们去做代理,我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来满足国内和国际的需求。

  以上是对整个软件和信息化产业在过去几年简单的回顾。而去年,影响深的是:中国的软件和信息化产业开始出现务实的端倪,而这个端倪是非常非常喜人的。现在大家已经意识到大而全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要做小而精,深而透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软件外包这块市场有多大?2004年印度的软件外包收入达160亿美金,而只有几百万人口的爱尔兰2004年的一年外包收入是130亿美金,而我们13亿人口的中国,外包收入才28亿美金,不如人家的一个零头。这一个说明我们这么大的市场,除了做国际上的外包,我们国内的外包同样需求比较大。

  而我们国家从政策上提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带动全社会的进步。国家产业政策是支持的,只要满足需求一定有市场。没有疲软的市场,只疲软的产品。产品不能与时俱进就不能有生存的空间。所以中国信息化、软件产业要真正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不要怨天尤人。

  中小企业的市场需求

  去年中国软件企业意识到了需求,与近两年以来中小企业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对比的是大型公司在信息化方面投资也相当巨大。像中移动,中石化每年在信息化这方面有巨大投资。广东中山市的一个电信计费平台,四个工程师历时一个月的建设,中山市电信局为此付出100多万的平台建设费用,可以想象一下其中的利润有多大?还有一个就是市场的需求发展越来越巨大。而我们国内信息系统做的早、完善的就是金融、民航系统、酒店系统、这些系统信息化是做的早,也是完善的。

  那么是否就意味着进入金融系统和民航系统门槛很高呢?其实不然:只要产品好,注重实用就能进入。像IBM大型机从来不换,主要还是软件的人性化。据我所知的IBM金融系统,软件人员都是几十人跟银行的人一起上班,大量的管理人员、设计人员跟金融系统的人融在一起。

  其实,IT服务是一种管理的服务、一种技术的服务、一种商业落实的服务,他的可操作性难度很大了。联想当年提出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当时听了以后都捏了一把汗,当然联想PC领域确实不得了,但是要提出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小曲好唱口难开”。现在还是PC的联想,就是把PC做到全球、精,这是联想的路。将来联想手机不是卖掉就是兼并掉,因为他不是自己专业的东西,不会下大投入做大、做强,但是它的PC笔记本将来全球是的。

  中小企业随着竞争态势,上下游都实现了信息化,单就其中一个环节不上是不合实际的。例如,在台湾的一家代工厂,有老板到了办公室,秘书进来了说王总美国我们的客户今天发来了邮件,要求我们上一套什么什么的管理系统,老板问说为什么?秘书讲说我们的管理系统要跟人家对接,我们的上游需要监控我们的产品到了什么程度?质量体系到了什么程度?他要了解每每一个小时的工作进度。那么老板说好,我们明年跟他签订合约是多少钱?秘书说明年是2亿台币,老板接着问上这套系统大概要多少钱呢?秘书说也不贵5000万新台币,老板说好吧就上吧。这种决定就是他的上游要求他这样做的,不做明年可能就没有你的单了,2亿就没了,花5000万争来了2亿。

  所以我们国家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上游做了,比如中石化、中移动,中移动上了那么这些设备提供商同样要上,否则跟中移动对不上。所以这就是网状的需求开始铺向全中国,这也带动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需求。而信息化的成功主要是需要软件系统跟上游对接,切莫贪大求全,解决实际问题,有小做小,有大做大。但是行业要做精。

  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根本与前景

  过去两年里ERP的价格飞降,去年的时候速达开始做两万块钱,今年有更低的价格出现了。现在软件行业有些趋势,利润率逐渐降低,拼价格没有意思。例如ERP属于企业管理,管理不是以价格来竞争的,ERP更多的是后期的服务,根据业务流程的改变调整,更加人性化、优化组织结构。国外很多大型工厂企业,管理系统更多的都是用的SAP的,数据库用的都是Oracle,金融系统多的就是IBM的。这个已经形成规模效应了,如果我们国家ERP老是降价,这个市场非被国内软件市场搞乱不可,因为买回来的是一堆废物。如果这样下去会在自己的国家把自己的市场做没了。像国产手机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拼得谁都不买国产的,因为不在质量上下功夫,不在服务上下功夫,而拼命打价格战。

  现在的中国软件企业应该注重应用和需求,短时间中国不可能出现象微软、IBM这种大型的公司,但是未来中国能不能出IBM、惠普、我觉得关键还是时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罗马教堂没有几百年是磊不起来的。

  一段时间全国各地兴建软件园,广州软件园虽然建了这么多年,大的规模还没有,主要是软件还没有找到真正的出路。虽然大家都是雄心勃勃,但是还需要一个过程,一个重新洗牌的过程。软件园政府是大力支持的,但是形成自己个性的东西还得有一段时间。过去一年里有很多信息化联盟,现在软硬结合的联盟越来越多了,都是各个合作伙伴一起软硬结合、前后结合、上下结合共同把这个市场打造好。而对于农村信息化,市场潜力有待考究。

  现在IT领域出现了“墙内很热,墙外很冷”的怪圈很不利于行业发展。中国软件和信息化企业需要务实开放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产业,才是中国软件企业发展的基石。中国市场相当巨大,首先应该在国内“把身体练强壮,然后再去国外”。而不是说为国外而国外,因为美国、欧洲市场相对饱和,想在那个领域分一杯羹是很不容易的。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年用友提国际化,现在也不提了。过去也有金蝶收购开思,但是收购效果并不是很好。现在就是发展中国家机会比较多,比如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北朝鲜、菲律宾这些国家可能应用程度比美国要多得多。

  与中国企业内治特征相对应的是国外很多公司都以大规模兼并来扩充自己的实力。像通信行业的思科也是吞并了上百家公司,才有今天的辉煌。Oracle、SAP也在不停的收购。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国内这些公司有没有让别人收购的价值?我在思科总部的人访问的时候也曾经问过思科的人,我说思科为什么要收购这些公司?他们认为被收购的技术有价值,而我们现在还没有,当然我们如果投放金钱开发也可能会开发出来,但是我们的时间耗不起,我们要用短的时间拥有的技术,占领的市场,这就是收购的目标。

  对于中国软件行业未来的发展,国家鼓励用开源软件进行像政府的开发操作系统,从整个技术的竞争来讲,支持Linux是无可挑剔的。微软系统虽然商业上很成熟,但是攻击它系统的人太多,动不动就被人攻破。同时还要提到的还有微软的垄断,在美国也不支持它们的强势,比如过去AT&T非常大,独霸美国电信市场,美国政府就给它拆分了,拆分成了朗讯等十几家公司,我觉得美国这点做的非常好,不让你垄断,这样才有市场竞争,市场的平衡。

  近一年以来政府采购软件究竟应该支持国产软件还是鼓励国外的软件厂商过来?从感情来讲支持国产软件,但是从整个经济效益来讲,国产操作系统应该从人性化入手,同时国家应该两手准备,一方面产业政策支持国产软件,另一方面还要有开放的心态。因为现在是全球一体化,不能关起门来说“我的孩子是的”这样也不行。我们为什么要关起门来搞自己的一套呢?一方面我们要发展民族产业,一方面也不能把门都关死了,从感情上讲应该支持国产操作系统,但是从使用方便性来讲Windows确实很方便。

  现在有很多软件公司开始往互联网方向转,比如像在线杀毒这样的东西越来越多,甚至有的向手机平台转移了,比如说移动商务。移动信息和移动电子商务未来将会主宰整个社会形态。

免费预约试听课